不要迷信xxx,然后呢?
前言:这是书房小圈子4月3日早上的Morning帖,从芒格在1997年维斯科金融公司股东大会上的一句回复,谈到开展独立思考。
留言区讨论挺精彩的,或许对大家有用。依然是星光出力,整理成文分享给大家,谢谢星光
查理·芒格:与我们在其他行业的投资相比,我们在自然资源行业的投资,获得的回报并不好。
一般来说,如果你的投资风格是买入一家企业并持有很长时间,那么这种风格不适合应用于大宗商品类企业——1997年维斯科金融公司股东大会。
唐朝:鼓捣摸你,朋友们早上好。
智近于妖的芒神告诫我们:即使是我们,在自然资源行业里,投资回报也不好,我的经验是「大宗商品类企业,并不适合长期持有」。
老唐注:大宗商品指具备同质化、易分级定质、易存储、能够大批量交易、广泛运用于工农业生产或消费领域的物质。
主要包括三大类:能源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,常见的比如原油、有色金属、钢铁、农产品、铁矿石、煤炭等。
有个简单的协助理解法,只要你发现某个交易所有这种物质的期货交易,该物质就可以归类为大宗商品。
沃伦·巴菲特听进去了。所以他之前的矿业类投资,都是致力于享受进进出出的快乐。
此时最佳龙套,应该是书房3月29日文章《从巴菲特持续加仓西方石油说起......》
那么目前已经买成联营企业,并大有买成控股子公司架势的西方石油,会是例外吗,会有好收益吗,会长期持有吗?请吃瓜群众自带板凳,拭目以待。
唐墩墩听进去了。陕西煤业从投资第一天起,就冒着违背巴神语录「不打算持有十年的企业,就不要去持有一分钟」并被键盘侠嘲笑的风险,没打算过「持有十年」,最终也就持有一年半就清仓了。
这就引出来另一个有趣的问题:当不同的大师在同一个问题上,甚至是同一位大师在同一个问题上,有过意思完全相反的表述。你会怎么办,语录怎么用?——截图来自《巴芒演义》自序。
答案也不难,套用网上经常有人用的废话:不要迷信XXX——这是一个永远不会错的口水句子,天然自带理中客(理性中立客观)气质,然而并没有什么x用。
因为这句话换任何名字上去都是对的,简直就像五常教授经常喜欢说的「四蹄动物有四个蹄子」一样,除了能证明自己不是哑巴之外,木有其他用处。
不迷信的下一步,是独立思考,这个是有用的。如何才算独立思考呢?
首先,不要立刻嗤之以鼻。当我们和智者意见相悖时,一定要先问自己「他/她会错的那么明显吗」,会不会是我看漏了什么已知条件?
其次,去了解他说这句话的前言后语,确保网传语录不是断章取义,完整的意思究竟是什么;
再次,要去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,揣摩语录的不同环境和意图表达的重点,判断大师究竟
①只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——犹如马克·吐温认错,将「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」修改为「有些议员不是狗娘养的」?
还是②单次不完整,多次不同意见合并才算是一次完整表达;或者干脆就是③思想发生了变化。
最后,去选择自己对语录的理解。这是我眼中正确使用前人智慧的思维方式。
Mr.chen:即便是大师背书的东西我们也要问个为什么,独立思考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,想明白的东西才属于我们,我们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~。
伯涵:巴菲特说,如果历史信息有用,那么最富有的就应该是图书管理员;芒格说,债券天王书桌上并不是投资书,而是19世纪的历史书。乍一看,似乎也是矛盾的。
但是,真的矛盾么,非也!巴菲特的意思是,条件变化了,结果就会变化,不能刻舟求剑;
芒格的意思是,多看看历史,学习别人吃一堑,自己长一智。结论是,都对,要结合语境来看。
唐师说「真知行不难」,天南老师说「知不易,行更难,知行合一难上难」。有人也觉得两者说的相反,其实我的理解是相同的,因为「真知不易获得,一旦获得了真知,就不难了」,只是语境不同而已✌
宁静:尽信书不如无书,保持独立思考,不盲从但也不为打别而打别。
独立思考说起来容易,做起不简单,生活中我们更容易人云亦云,所以我们更要多读书多学习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。
周明芃:背诵大师的名言警句,被很多人看来是通往致富的捷径,其实就像唐师所说:「注意前言后语」,并放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来看,才能看的更加清楚些,想明白自己是否看漏了哪些约束条件。
例如很多人看到巴神购买保险股、看到巴神购买银行股、看到巴神使用烟蒂股投资法、看到巴神购买比亚迪。
不去了解更深一层次的「为什么」,贸然跟着巴神买入,最终只能画虎似猫。取得的收益可能也并不是很理想。
更深的陷阱是对巴神理念的误读,例如巴神说「不要做空美国」变成了「不要做空自己的祖国」;
巴神前期在可口可乐上坚持终身持股,无论多么高的价格坚决不卖理解为「无论多高的价格都不卖」;这些都是非常有害的。
对于我们来说,一是保有好奇心,当大师和大师不一样的时候,尽力去阅读更多的相关资料,去寻找原因,绝对不能一抄了事;
二通读文献,把案例和细节放在当时历史时代大背景下看,着重看有无模仿的可能性;放在投资大师整个投资历程来看,看看后期有无变化…
佐渡:大师们互相矛盾的观点示例——以下文字摘自书房2019年7月25日文章《有钱时遇到心仪企业在合理估值区怎么办?》
这里面存在着两对看上去相互矛盾的观点:
①现金是最烂的资产 VS 现金就像氧气,99%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,直到你缺氧——不应该持有现金 VS 应该持有现金;
②市场只能利用,无法预测 VS 市场就像一只钟摆,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和不合理的悲观之间摆动——不能预测 VS 周期性波动。
这都是大师们的原话,每句话都可以用一大堆案例、数据和逻辑去阐述。
然而,当这些大师语录指向背道而驰的道路时,我们应该听谁的?左,还是右?买,还是不买?给个准话儿!?
兰馨:今天摸你帖的想到了前几天的 At1债券讨论。
面对大师前后不一致的表述和媒体的表述一样,首先不盲目跟信不盲从,要去求证,然后再思考。
把这种思维方式,带入到日常的阅读和学习中,才是最重要的。
老徐:「他会错的那么明显吗」,在现实中,很多随便点评别人的人,就是把别人当傻子,把别人犯错当成自己智商优人一等,甚至因此上当受骗后,还要用有利自己的理由麻醉自己。
Lucy.lu:说实话,在投资领域,俺还没有逻辑思考的能力。也无法分辨巴菲特、芒格、墩墩说的背后逻辑是啥。
说危险也挺危险的,但是好在你们都是靠谱的人,这点让我很放心地抄作业,亦步亦趋,照猫画虎。
Christie 推手:之前确实有点模糊。「大宗商品类企业,并不适合长期持有」,投资陕西煤业也是这个思路。解开了为什么这么快就卖了陕西煤业的疑惑。
Bp:在现实中,确实能找到很多这种抱着一句名言就死抠到底的例子-就像你文中所指出巴神的名言「如果不打算持有十年,就不要持有一分钟」。
虽然说语言是传达思想的媒介,但我总觉得,具体到某一个词,或者往大点说,一个句子,说的人想表达的是一回事,听的人得到的理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。
这不怪说话的人,也不怪听话的人,只能说语言是人类表达的,解释语言的大脑又是自由和主观的,所以语言是可以任意解释的。
当然这样不是说语言没有意义,或者说「别人的话都不可信」。
我们只有意识到「语言可以被任意解释」,才会在使用前人智慧的时候,对那些金句小心求证。
守候ing:想起胡适说的一句话,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。
不单假设要小心求证,就是事实和名人名言也要小心求证,就像老唐说的,看到别人的一个观点,不断的去质疑它,等到质疑不了的时候,它也就成了你的观点。
邓聪:语录是思想的凝炼。但既然是凝炼,就必然会有大量信息的衰减和简化。
因此,对我们投资者来说,更重要的是认真研究投资大师们语录背后的思维方式、语境、背景和表达侧重点,这些东西能够帮我们深度理解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。
忽略了这些,单摆浮搁地看语录,那就是买椟还珠。
哈尼:哇塞,今天这段分享有意思。的确是,站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,会有不同的思考,而且随着见识越多,认知也会发生变化。
所以学习一个人的思想,需要完整地看他发表过的历史文章或者言论,站在当时的背景环境下去思考,而不是断章取义来验证自己的判断。
K.J:作为一个一直和黑色金属大宗商品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来说(身边有无数的亲朋好友在做钢贸),我切身体会那生意之难,现在叫我投资钢贸,完全不如跟着老唐投资,舒服躺赢。
但是深陷其中的人,或觉得有资源优势,或有信息优势,或者有经验,我觉得也有就是路径依赖……。
他们并不能苟同我,而且大都认为「买股票」不务正业,实际是赌博。而我也认为许多钢贸其实是赌博……,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多元,有意思。
还是邓公说的好,不管白猫黑猫,能抓老鼠都是好猫。只是别短视,放长一点看,轻松稳定抓老鼠的猫才是值得跟随的猫。
还是老唐教诲的好,做好自己,己所欲亦勿强施于人,做好自己,千万别有要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毛病。
Xun:我的浅显理解大致是:大宗商品企业随经济周期波动明显,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特性,利用十年平均净利润的席勒估值法,来判断标的公司是否显著的便宜,然后买入获得周期波动的收益。
但是这种企业的缺点就是,对未来增长的判断非常之难,因为背后隐含着对宏观经济的判断。
所以我们无法通过预测未来3-5年后的经营净利润,去作出类似茅台腾讯一样的投资决策,不适合「陪伴企业成长」类型的投资手法。
慧思:通过期货品种,判断是不是大宗商品的思路很赞。
作为初学者,不应该轻易地认为大师的观点是错误的。张五常教授在《吾意独怜才》中这样写道:
记得昔日拜艾智仁、赫舒拉发、普纳等高人为师,我的学习态度,是无论自己怎样不同意,永远先假设他们是对的才细想。
这些高人当然会错,但机会不大。动不动认为他们错,不同意,我还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得什么呢?假设他们是对的,我就会想,为什么他们会说那样的话?
究竟他们是对在哪里呢?这样考虑,九成以上的机会到最后我发觉他们毕竟是对的,是自己低估了老师的本领。
是的,假设一位专家是对而后想,比认为一位专家是错而不想下去,学习的收益远为可观也。
屁屁侦探:对于智者语录保持绿灯思维,不要发现和自己想法相悖就嗤之以鼻。
他会错的那么明显吗?这句反问句是一个很好的提醒自己的话,前言后语时代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。
总体而言,智者的意见也是建立假设和事实之上的,观察历史事实有助于判断智者的水平和语录你的可信度。
林先森:学习大师一定是从假设他是对的开始,这才是学东西的态度。
对不理解的地方多结合当时的背景,揣摩语录在不同环境表达的重点。
尤其同一位大师前后相左的表达,多揣摩。弄清是单次不全面做补充说明,还是大师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。
这也是投资学习巴芒二人的优势(除了是最成功的投资家之一,还有两人留下的语录资料,时间跨度之长实在是太丰富了,方便我们查找揣摩)
谢谢唐师常年苦口婆心教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,授人以渔。
王祺:永远独立思考。而独立思考的起点不一定是独立的,就像老唐之前说过的「不用重复发明轮子」,智者的智慧可以作为独立思考的起点。
独立思考,在我看来重点不一定在于「独立」上,人们可能为了追求标新立异而专注于独立,却忘记了真正的「思考」。
智者的智慧,是让我们独立思考的发端,而不是照搬。谢谢老唐。
红太阳:黑格尔,有这样一段名言: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,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。
在后院这里,在正确的方向上,不断被适合自己的思想熏陶、入心、入骨、入髓,避免成为无法吸取教训人群中的一员,获得财富和思想的复利收获,实乃幸事。
土龙木:从巴菲特投资西方石油公司和唐师投资陕煤两个案例中,我没赚到钱,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。
首先,我正确理解了巴菲特的语录,「你不打算持有十年的企业,就不要持有一分钟」。这并不是说每次买入的企业必须持有十年,而是说买入企业时得用长期视角来分析这个企业。
其次,让我脱离了「怀疑论」的陷阱。以前自诩为「独立思考」的俺,其实就是怀疑论深度患者,或者说杠精。
张五常教授那个简单的方法治愈了我。
「当我们与智者意见相悖时,一定要先问问自己,他会错的那么明显吗?」,我先假设他是对的,去验证一下,结果我发现90%以上的情况下,他真是对的。
然后,我正在练习唐师说的方法,看一句话所在的情景是什么,自己有没有断章取义。再套到这句话所在的场景里揣摩说话者的意图和重点。
嗯,最终还要自己尽可能地阅读一切,多思考,多练习,日拱一卒!
素菊:我有独立思考的,但全部是建立在唐朝老师的逻辑之上,说是迷信就迷信吧。一个笨笨迷信智者,总比自以为聪明强。
西子:唐师不但传授投资知识,还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思考,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,最后选择自己对语录的理解。
写完这段话,感觉唐师正在教我们,如何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,一通百通。
一个大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时间有不同观点时,用四步大法建立独立思考的模式:第一问自己对方会错得很明显?自己是不是遗漏了什么?
第二:了解说话的语境,是否断章取义,理解其完整的意思。
第三,是不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,还是前后思想发生了变化。
第四:最后一步就是选择自己对大师语录的理解。
星光《BEYOND》:老唐用《首先….其次….再次….最后….》这套思维模式,手把手教我们,如何去完整正确的学习消化吸收智者们的精华。
看完后,俺内心十分震撼,这是如何不被「学习」坑,如何避免因为「努力学习」而走火入魔的宝典呀!老唐不单单是授人以鱼,更授人以渔,谢谢老唐。
Kelly:今天讲如何思考,本来想用自己的文字合成短篇记小本本,发现删减不了,算了,全部抄录。
2023年4月3日